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市政府关于印发《常熟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9-26    来源:常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镇人民政府、碧溪新区(街道办事处)、东南街道办事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装城,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虞山林场),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常熟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熟市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6日

  常熟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常态下常熟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工业经济体系的重要时期。为在新的起点上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常熟坚持“工业立市”的基本方略,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健康向上发展势头,工业生产稳中有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三大优势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培育提升为支撑、传统产业发展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基本情况

  1.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十二五”期间,常熟市工业经济规模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15年达到3655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含汽车及零部件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734亿元和1405亿元,同比增长6.8%和2.5%。工业增加值在“十二五”期间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13年已突破千亿大关。“十二五”期间,累计推进工业重点项目300多个,总计完成工业投资1500亿元。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内资注册资本503.87亿元,新办私营企业1.09万家,民营经济(个私)累计注册资本达1243.58亿元,实有私营企业2.98万家,个体工商户达 8.75万户。

  2.工业经济结构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逐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产业为主导,以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冶金、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五”期间,纺织服装产业规上占比依然保持第一位,产业规模达786亿元。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产业2015年完成产值576亿元,年均增长6.87%,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十二五”期间规模翻倍。2015年,三大主导产业共完成产值176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6%。机械、轻工产业增长迅猛,“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其中轻工产业高达12.9%,传统工业产业仍然是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四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均实现产值五年翻番,2015年,两大产业产值分别达到251亿元和441.3亿元,年均增速均超过15%,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产业。电子信息和节能环保产业平稳发展,预计“十三五”初期将突破五百亿和百亿大关。

  3.主要产业地位分析

  (1)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分析。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拥有数量众多的纺织服装专业名镇,防寒服、休闲男装、针织绒类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全市拥有全国最大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有利于纺织服装产品和物资集散,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好的集聚效应和地区品牌效应;全市拥有200多家专业服装研发设计单位,设计师3000多人,设计市场初步形成。但总体来看,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研发能力总体偏弱、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棉麻毛等原辅料生产加工、面料织造、印染等方面与周边地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在男装品牌建设上与江阴等地存在差距,在服装面料创新、时尚创意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竞争力分析。相对于周边地区,观致汽车、奇瑞捷豹路虎两个整车企业的落户,使常熟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个整车企业的县级市,借助整车企业的强大带动力,加之丰田研发中心的落户,进一步增强了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竞争力。汽车零部件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汽车相关服务领域逐步健全完善,基本形成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董浜镇、支塘镇、海虞镇等特色乡镇为支撑,汽车文化休闲城、汽车市场和汽配城为补充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从周边地区来看,昆山市借助特种专用车辆制造,确立了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的思路;张家港市依托保税港区汽车口岸,确立了以汽车整车进口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特色的发展方向;太仓市立足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知名企业引进和优势产品打造,目标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从产业发展来看,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周边地区存在同质化竞争,亟需通过加快产品研发、品牌化发展等方式树立优势。

  (3)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分析。装备制造业是“十三五”期间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由于装备制造业涵盖领域较广,各地均从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出发,形成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我市着力打造以整机为核心,大型基础件、关键配套产品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装备制造产业领域主要包括无纺机械、矿山机械、运输机械、新能源装备等,产品优势日趋明显。目前,全市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大型盾构机、采煤机和掘进机等工程矿山机械装备生产能力,此外,破碎机、成套无纺设备、龙门式五面加工机床等整机产品竞争力较强,船用型钢等基础件生产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回转支承、减速器等关键配套件市场占有率较高。从周边地区来看,昆山市产品领域主要集中于工程机械、专用设备、智能装备制造等,并将智能装备与传统产业融合作为发展重点。张家港市装备制造领域包括化工装备、压力容器、大型锻件、临港装备等,以再制造、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为重点,非标压力容器、软塑机械、LNG、煤化工机械、电力装备等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太仓市围绕海洋工程、石化装备、汽车整车、电站设备、纺织机械等方向,主攻新型海洋工程、石化装备、精密机床、电气设备、轨道交通、纺织机械、特种集装箱、环保装备等重型装备和成套专用设备的高端制造环节。从未来发展来看,常熟与周边区域在装备制造行业竞争与合作并存,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持续推进错位发展,将现有优势领域、产品做大做强,结合自身特色适时发展新兴领域及产品,强化地区特色及优势。

  4.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目前,企业全年享受研发费加计抵扣3.4亿元,全市累计授权专利达到5418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一五”末的3.46件增长到“十二五”末的20.61件,增长481%。“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313”企业培育工程稳步实施,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1家,其中3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企业。累计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1.1%。全市累计建成各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1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家,全市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23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3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1%,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企业251家。累计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8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45人,苏州“姑苏人才”55人。

  5.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十三五”期间,在整体经济保持相对平稳的前提下,常熟第三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之比为1.98:50.56:47.46,三产比重比“十一五”末上升5.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2015年,全市全年共完成服务业投资347亿元,同比增长13.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3%。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26家,沿江国际物流、园区物流和商场物流三大物流基地格局基本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担保、小贷、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等多层次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逐步向区域性金融资本集散中心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等行业专项政策陆续出台,生产性服务业总体面临积极向好的发展形势。

  (二)存在问题

  1.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主要指标增长乏力,冶金等部分行业持续不振。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22.3%。工业百强中75%的企业销售同比存在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约10%的企业降幅较大。工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企业投资意愿下降,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量均低于周边县市,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工业投资项目储备不足,重大项目较为欠缺。

  2.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然而以纺织、冶金、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化工、机械、轻工和建材产业产值“十二五”期间均实现较快增长,冶金、纺织业产出增长较慢,电子产业发展势头下滑。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规模优势尚未确立。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9.88%,但占比仍低于传统产业,新的经济驱动力仍未完全形成。从工业主体来看,民营企业仍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外资企业紧随其后。大型工业企业经营优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

  3.资源瓶颈制约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各种资源消耗量进一步增长,面临着土地、劳动力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等日益趋紧的要素瓶颈。随着全市工业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增长期,全市经济发展与部分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进一步显现。中小企业在货款回笼、资金周转等方面问题突出,融资成本高、难度大,熟练技术工人和高层次人才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全市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30.2%,接近开发临界点,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渐突出。能源总量控制压力加大,全市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加,节能工作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我市污染物减排有序进行,但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仍然较大,且存在存量削减空间不足和重点行业增量大的双重矛盾,产业结构和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缺少有效的退出机制。

  4.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但规模仍偏小,高新产值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7.9%,低于苏州平均水平。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有研发活动的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企业与机构数、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数等指标在苏州市综合来看处于中游水平,相较于领先的昆山市存在一定差距,创新引领地区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初创企业研发投入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等对企业发展的帮助有限。地区交通、个人家庭、职业发展空间、子女教育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吸引力,高级技术人才储备不足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一。

  5.配套服务需要完善。服务业总体规模在“十二五”期间显著提高,但增速明显下降,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从内部结构来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商贸服务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电子商务、金融、物流、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小。从服务业投资流向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及新兴业态投入占比仅为10.7%。对重点发展产业的配套服务功能未能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对生产的整体带动效应不足。服务业产业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造成部分园区企业入住率低,行业集聚优势不明显。服务业主体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粗放,服务质量偏低,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匮乏,高层次人才稀缺。

  二、“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一)国际环境

  1.宏观经济持续低增长。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处于更疲弱状态。世界经济内部出现分化,美国经济先抑后扬,总体增长势头仍然强劲。欧盟经济形势依然难以乐观,内部离心倾向也出现继续加大的趋势。日本经济复苏出现较大波动,整体经济复苏仍弱于预期,财政面临较大的紧缩压力,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现。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进一步放缓,增速分化趋势明显,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经济下滑幅度较大,而墨西哥、韩国、印度和沙特的经济表现趋好。内需支撑不力、外需持续低迷成为拖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等因素也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2.国际贸易规则重塑。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形势下,各国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规则和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2015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启动贸易救济调查37起,其中反倾销31起,反补贴3起,保障措施3起。中国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数量预计仍将维持高位。主要经济体竞相组织排它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力争主导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2008年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TPP、TTIP、TISA谈判使其主导的新型贸易规则的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为谋求新的市场空间,各国不约而同把贸易合作的重心由多边转为双边,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浪潮,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经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12个自由贸易协定。

  3.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国际金融呈现价格动荡与加速调整态势,2015年以来,美元指数一路飙升,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全球股市分化剧烈,一系列短期风险事件既加剧了短期震荡,又深层激化并提升了长期风险。2014年,美国结束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其他经济体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方面造成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进一步外逃,货币贬值,并冲击其脆弱的银行体系。另一方面,使得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不得不进行适应性调整,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继续实施战后最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能源进口方原油需求放缓等多种因素引致原油价格暴跌,黄金、铁矿石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4.新技术革命酝酿突破。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关注实体经济发展,欧美等国提出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等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明显。紧握制造业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先进设备,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链布局,牢牢控制产业核心竞争力。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加快孕育,物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创新将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兴起,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页岩气和页岩油开采技术的突破与大规模应用使得新能源成为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对国际能源格局构成冲击,为美国全球战略布局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国内环境

  1.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和矛盾消化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迈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央明确表态不会采取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坚持不扩大财政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经济步入攻坚期,“精准的定向调控”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和政策基调,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通过远近结合的调控,有效防范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国家战略陆续出台。依托边境地区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工业发展和产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以沿海带动内陆,以转移促进转型,在转型中提升江苏经济发展的创新成份,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协同构筑长江流域自主创新产业链,共同推进长江流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多项国家战略在江苏的密集叠加,为江苏带来了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将强有力地促进江苏产业提升和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为江苏在国际国内的融合互通发展中提供新的机遇。

  3.地区竞争更为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经济调控和应变能力加强,为争取发展的主动权,提升区域竞争力,各地全力以赴抓结构调整,抓转型升级,积极调整生产力战略布局,打造发展新平台,培育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争夺更趋激烈,区域内产业同质化现象也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逐渐显现。以装备制造业为例,常熟地处长三角高端装备集聚区核心,周边的无锡和常州等地区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政策优惠的范围和力度都在逐步加强,使得常熟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4.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当前,我国环境和各类要素资源的约束日益趋紧,已成为不少矿产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低成本形成的所谓“投资成本洼地”效应已经在逐步减弱。随着要素价格的提高,依赖生产要素低成本发展的企业会形成极大挤出以及倒逼效应,居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技术含量的企业必须通过增加技术和管理的投入,向产业链高端转移,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提升自身品牌来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更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树立全球资源配置的战略思维,全面参与国际资源配置领域的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形成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新格局。

  (三)区域环境

  1.常熟工业经济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我市自古就是长三角经济区中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东依上海,南连苏州,西临无锡,与南通隔江相望。以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常昆高速等高速公路为骨架,以G204、S227、S338等国省道为主干,县乡农村公路为支撑的公路网基本形成。境内申张线、望虞河、常浒线、苏虞线、白茆塘、七浦塘、盐铁塘等航道纵横交错,水运交通便利。常熟港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是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放带交汇点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型港口,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常熟港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常熟港主要包括兴华作业区、金泾塘作业区和正在建设的铁黄沙作业区。

  (2)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强。纺织服装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是常熟市重点打造的三大千亿级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是常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市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目前已形成集整机、大型基础件、高端配套产品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产业构架。由于装备制造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其发展壮大将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成长。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物流等为一体、“两车一中心”为龙头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上下游工业部门主要有机械、金属制品、橡胶制品、纺织产业等,其能够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

  (3)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旺盛。我市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但占比仍低于工业。根据三产发展规律,我市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服务业发展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在“十三五”期间第三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并向现代、高端方向调整。全市主导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需求,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工业经济发展也对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二三产分离进行专业化生产,吸引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企业进入当地市场。通过吸引外来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当地企业形成竞争,加快当地服务企业转型发展,从而带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质效同升。

  2.常熟工业经济发展劣势

  (1)主要工业产业链有待完善。常熟市工业体系中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除纺织服装产业外,其余工业产业基本都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品附加值不高。汽车电子电控系统、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悬挂、转向系统总成等关键零部件产业,以及汽车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所存在的链条缺失,制约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装备制造业除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业链相对完整,其余装备制造业门类均通过挖掘机、成套无纺设备等整机产品、铸锻件等产品零部件参与市场竞争,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上下游供求关系相对松散,制约了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2)城市软环境亟待提升。企业反映集中的城市人才吸引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要素集聚,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形成一定的制约,成为产业链高端环节进入的重要阻碍。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城市硬件设施并不具备绝对优势,这就使得必须与周边城市拼“软件”,通过软环境提升比较优势,加快经济质效的同步提升。常熟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软环境建设上在政务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3)产业承载平台尚需强化。常熟市以“两区两园”为主导、特色乡镇集群为补充的产业布局基本成型,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日益凸显,集聚区存在同质性竞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造成发展资源的浪费。产城融合研究普遍缺乏,生活片区的业态尚待进一步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战略定位

  (一)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综合发展”战略构想,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以优化升级工业结构为核心,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要任务,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工作取向。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绿色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全市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优化提升存量、培育发展增量,发展新兴产业、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产业链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提升,突出发展重点。加快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坚持“工业立市”基本方略,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保持4%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80%以上。工业经济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产业经济结构更为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自主品牌加速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集聚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业品牌,建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强市。主要目标预期是:

  1.产业结构优化。以发展壮大“三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不断健全。到“十三五”末,三大主导产业产值总量超过4000亿元,全市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5%。

  2.质量效益提升。产业链环节持续攀升,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品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工业整体竞争力有较大提升。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3%,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6万元/人,工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3.自主品牌涌现。品牌战略发展计划成效显著,“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产品(企业)和行业“单打冠军”企业不断涌现,自主品牌数量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到2020年,全市培育“小巨人”企业28家,省级以上品牌企业年销售额收入达1250亿元。

  4.两化深度融合。借力“互联网+”发展机遇,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取得进展,相关智能装备制造业和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全市宽带普及率达到99%以上,培育常熟市级以上两化融合企业500家。

  5.绿色低碳引领。强化节能降耗刚性约束,增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传统行业技改持续推进,各行业节能减排力度基本符合时序进度安排,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4吨标煤/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4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控制在上级指标内。

  (三)战略定位

  1.享誉全国的综合性现代化汽车城。以整车企业发展壮大为引领,重点发展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和汽车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引导和鼓励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性技术瓶颈,加速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加大整车企业、核心配套企业等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引进力度,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产业链完善和升级。大力发展汽车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汽车制造产业配套服务,形成汽车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依托城市发展,逐步形成集汽车设计、研发、制造、贸易、租赁、物流、金融、展示、装潢等为一体,产业链完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汽车城。

  2.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集聚示范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优先建设重大装备、精密机械和电气机械基地。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气机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建设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示范应用工程,加快产业链提升发展。推动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步向服务化转型,由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重点领域是:工程机械领域、电气机械领域、智能装备领域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3.时尚创意的国际纺织服装城。充分利用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加速行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依托常熟服装城一级货源地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常熟纺织服装集散地的优势地位,提高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智慧商城”建设,加快推进内外贸结合市场试点,采取线上线下“齐抓”的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模式,扩大地区产业影响力,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积极推动行业品牌建设,强化优势产品品牌定位,鼓励企业通过在巴黎、米兰、伦敦、纽约等世界时尚之都设立办事处、研发设计部门等方式,加快行业新产品开发,把握世界时尚脉搏,提升产业形象,打造世界纺织服装行业的“常熟品牌”。

  4.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发展先行区。以常熟大学科技园、常熟科创园为载体,健全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具有优势的城市软环境,增强对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积极为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配合全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紧抓“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机遇,引导大学生、研究院所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等高端创业人群跻身创业大军,鼓励科技型领军人才到常熟创新创业,加速地区孵化器、天使投资人、创业服务等创业要素的建设、引入和完善,建立健全地区创业生态系统,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培育,使常熟成为创新创业者实现梦想的“乐园”。

  5.绿色高效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绿色低碳、优质高效”为导向,加快化工、冶金、印染、电镀等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环节废弃物处理力度,鼓励工业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提高企业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管理能力。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驻,鼓励生态环境友好型企业投资发展,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工业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保质保量完成。加快商贸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业产业结构。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绿色环保的低碳经济区,打造以结构优势为核心的区域发展竞争力。

  四、“十三五”重点产业及发展方向

  围绕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配件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化工、冶金、轻工等其他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和高端发展,做活做优存量,做大做强增量,谋势常熟“十三五”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主导产业

  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现代化汽车城”为发展定位,健全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大力提升汽车产业配套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常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坚持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集聚与整车企业、职能部门进驻互动发展。配合苏州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逐步形成以整车制造业为核心,配套零部件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汽车服务业为保障的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苏南自主创新区核心区特色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三大领域:

  (1)整车制造领域。加快观致、奇瑞捷豹路虎两大整车厂发展步伐,“十三五”期间保障新扩建项目顺利建成完工,积极推进中高端乘用车规模化生产,扩大整车制造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集聚效应。利用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基础,支持专用车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业务。

  (2)零部件制造领域。围绕整车厂配套,在做好汽车内饰件、通用件等产品配套的同时,重点发展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汽车安全系统、温度控制与空调系统、汽车车身系统、汽车底盘系统(含转向系统)、汽车模具等核心零部件,加快引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充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推动提升本地零部件生产水平和配套能力。集中集约发展机动车报废回收拆解、发动机、变速箱及其他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汽车关键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

  (3)新能源汽车领域。把握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鼓励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推动产业链构建、整合、延伸。重点发展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加强国际合作,加大油电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电池、燃料电池整车和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的研发,针对纯电动电池比能量低、续时里程短,低温条件下电池超快充电等重大技术难题进行持续性研发。

  2.装备制造业。以“打造装备制造业千亿产业集群”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引导,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优势产业提升与高端产业培育相结合,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优先建设重大装备、精密机械和电气机械三大基地。重点发展四大装备制造业领域,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气机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组织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技术融合集成,建设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示范应用工程,加快产业链提升发展。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扩大商品出口,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步向服务化转型,由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客户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和专业化集成方案。重点领域是:

  (1)工程机械领域。继续巩固规模优势,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重点发展大型盾构机、掘进机、采煤机、矿山设备、冶金设备、铁路公路配件和垂直输送设备等整机产品,针对技术薄弱环节,加大对液压元件、传动部件等关键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投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发展。提高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建筑装修机械、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等成套产品的生产能力和配套水平。鼓励相关领域重点企业围绕重点领域和产品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对首台(套)装备研制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2)电气机械领域。充分发挥电气机械领域规模基础好、产业链相对完整的行业优势,着重提升产品层次和产业整体水平。重点发展高低压输配电成套产品、用电设备、新型电缆、高端电力控制装置、电梯、高低压开关柜、电力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提高成套高低压配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加快研发发电设备大型铸锻件、泵阀等关键辅机,特高压输电设备用绝缘材料、开关操作机构、智能变压器等。依托重点企业对智能电力控制设备、施工用电梯减速机、特殊用途电缆等关键产品加快技术攻关。

  (3)智能装备领域。把握装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以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以高速、高精、复合和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形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单元等系统,加强高速高精运动控制技术、动态综合补偿技术、多轴联动和复合加工技术、高精度直驱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物联网技术在各工业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智能管理、智能装备、数字化车间的综合集成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提高产业生产效率。

  (4)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导向,重点发展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海上石油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依托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重点企业,加快发展船用海洋工程型钢、船用曲轴、海底电缆、船用动力设备、电子电控设备、海上钻井平台等配套产品及设备生产,加快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瓶颈限制,不断完善海洋工程产业链。

  3.纺织服装产业。以国际纺织服装城为发展定位,在地区现有化纤、棉毛纺织、针织、印染、服装、家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等完整产业链的基础上,以节能环保为原则,严格控制印染等高污染高能耗环节,加快技术装备升级和落后产能转移,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以高端化发展为导向,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加速新产品开发,加快产品名优化发展,不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重点发展三大领域:

  (1)面料领域。针对下游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提高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水平,加紧对仿真面料、功能性面料的开发,进行新型差别化与功能性纤维针织产品的开发,发展新型成型编织、超薄超细面料针织加工等新技术,在满足服装、家纺用料的基础上,加大向汽车内饰等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发展力度。

  (2)服装领域。扩大服装面辅料选料范围,加强与本地面料生产企业的合作,保障面料供货质量。强化品牌建设,依据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产品和品牌差异化定位,形成时尚品牌、小众品牌、网络品牌、自由品牌等共存的区域服装品牌体系,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发展,尝试纺织服装定制化生产等新型业务,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提升羽绒服、男装两类优势产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区域品牌影响力。

  (3)家纺领域。着力解决家纺产品天然纤维供应不足的困境,与行业面料厂商对接合作,强化新型面料研究开发,联合推广高仿真、功能性和生物质纤维材料等新型纤维和中高端针织面料在家纺领域的应用,创新产品设计,研制具有差异化、个性化并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从单一实用性产品向功能性产品转型,加快家纺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定位,积极培育行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开拓电商等新型销售渠道,扩大家纺销售网络。强化对印染产业的调控改造,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效率低、能耗高、性能差的设备,更新为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的现代化装备。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前提下,维持现有生产规模,与当地针纺织企业配套,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改造,进一步节约能源,适应新型织物的加工要求,提高低效益生产线,并适当向苏北或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彻底改变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

  (二)新兴产业

  1.新能源产业。强化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电池及配套产业、智能电网、风电、核电等相关领域。保持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渐形成以阿特斯公司、中利腾晖电力等为核心的高水平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加快新型高效硅光伏电池、冶金硅光伏材料应用、太阳能组件、单晶和多晶电池片等研发重点推进,加快低成本光伏硅电池产业化生产,积极拓展国外太阳能电站建设及运营业务,由传统组件销售企业积极向包括国内外电站投资建设运行等业务在内的太阳能光伏企业转型。加大新能源企业引入力度,鼓励现有企业延伸产业链,向电站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领域发展,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光伏、风电、核电等行业零部件、测设设备、接线盒、新型材料等配套产业链发展,加快配套企业进入,重点引进研发能力强、市场带动能力大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太阳能光伏应用产业规模扩张,重点支持高效电机、LED照明等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化和LED照明示范工程。

  2.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等现有领域,积极向膜材料、特种纤维、工程塑料、电子化学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共性基础材料等方向拓展,加大共性基础材料研发投入,加快纳米、超导等材料研发。紧跟新材料市场需求,把握本地产业发展特点,关注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及新能源、电子信息、建材工业、化工等领域市场,重点关注纺织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建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纺织新材料领域加大对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高仿真、功能性和生物质纤维材料等新型纤维,功能性面料等的研发力度。金属新材料领域加大汽车和装备用新型钢铁、合金材料,结构金属材料,功能金属材料及半导体材料和超导材料的发展空间,具体包括精密合金、高温合金、纳米金属材料、形状记忆功能合金、耐磨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重点关注太阳能薄膜、高能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多晶薄膜等。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加快氟化工产业集聚,围绕新材料产业园已形成的有机氟材料、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电子化学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产业,不断打造和完善新的产业链。鼓励地区新材料企业在做大做强基本业务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积极向重点发展领域拓展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行业规模扩张和集聚,加大对新材料领域重要环节、拥有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和项目的引进力度,加快集聚形成江苏省内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

  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梦兰工业园、常熟科创园等载体,在现有新一代信息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新型元器件和关键电子材料等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加快信息产业关键材料、关键仪器仪表、关键设备技术研发,积极发展新一代高速、大容量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开发新一代互联网应用产品,计算机整机企业和电子元器件企业紧密配合、协作发展。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提升传统产品,顺应通信网络与业务融合趋势,抓住新一代移动通信4G产业发展契机,围绕5G移动通信技术、IPv6下一代互联网设备等前沿技术,重点发展数字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讯等领域内的主动及被动元器件、数字移动通信产品、无线接入系统等产品。以微电子技术应用为导向,以专业集成电路和嵌入式软件研发设计及相关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构筑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家用电子、通讯电子、物流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衍生领域拓展,加快信息服务、软件等领域发展,对三网融合配套企业发展给予重点支持。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点突破大数据存储及处理、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等领域技术,加强相关软件研发,强化大数据处理、工业软件、实用解决方案等服务,加快通讯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服务器提供商等三网融合相关企业发展,将相关领域重大项目引进作为发展重心。

  4.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夯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产业规模发展壮大。结合现有产业优势,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热点,在现有医疗器械产业基础上,积极引进生物制药、化学新药、现代中药、高精密诊断及医疗设备、新型便携医疗设备等领域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行业竞争力,打造有特色的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做好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科技纳米园的合作共建,力争成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化制高点”。医疗器械领域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医用卫生材料、高分子材料制品,重点发展血管支架等先进医疗器具、诊断试剂、透析设备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同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的实用新型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生物制药领域重点发展高血压、乙肝和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药品的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开发和生产。化学新药领域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节能环保型化学药物。现代中药领域重点开发用于防治肿瘤、肝胆、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中药复方创新药物。研发外包领域重点发展药物临床实验、医用材料、蛋白质和基因检测及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等专业服务,以及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路的实验路线设计等。

  5.节能环保产业。紧抓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我市现有的高效节能电机设备、采矿及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为发展重点,重点打造海虞绿色制造基地,力争建设成为集回收、拆解、检测、制造、研发五大平台为一体的国家级再制造基地。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发展,加快适应工业技术改造的循环流化床、工业余热、生物质发电等节能环保型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气体净化设备等产品发展。加快本市节能环保产业资源整合优化,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节能环保相关企业引进、并购、合作,壮大行业规模,加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逐步确立常熟节能环保产业在全省的地位,成为省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积极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拓展,技术和服务两手抓,加快节能环保服务行业发展,鼓励企业由节能环保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加快系统设计、技术咨询、工程施工、设备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检验检测、投融资、合同能源管理等领域发展,逐步形成集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总承包于一体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链,以实际应用反向推动技术装备进步。结合本市工业发展特色,加强技术攻关,谋划探索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等节能环保细分行业发展和体系建设,重点关注相关商品信息发布和交易等信息平台建设、逆向物流等领域发展,强化政策法规支持。

  (三)其他产业

  加快化工、冶金、轻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紧紧围绕“智能制造”,推动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全面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对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能耗产业坚持去产能、补短板,持续推进全市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化工、冶金、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加强规范整治,关停、淘汰、转移一批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产能和设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1.化工产业。控制化工产业总体规模,鼓励产业结构优化及技术水平提升。重点推进以氟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发展,推进新材料产业园氟化工企业集聚,逐步扩大氟化工产业集群影响力。做好专业化工业集中区外化工企业的专项整治规范工作。加速传统企业在有机化工、医药化工及精细化工等产业领域的延伸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有选择的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环境友好型的下游聚合、改性、应用等领域的高质量化工优势产业,重点关注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化工新领域企业。加大行业研发投入,加快企业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化工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加快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产品,严控项目质量,控制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加强水源、水体保护。加强零散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将资产优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的企业向化工集中区集聚,实行化工生产企业分类整治,不断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保障生态安全。

  2.冶金产业。加快冶金产业配套完善和产品质量提高,以龙头产品助力龙头企业发展的模式加速产能提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淘汰转移落后产能,逐步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产业、区域名牌。重点发展机械、船舶、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高端特殊用材,加快特种制造用材升级换代,强化产品创新。多样化有色金属产品,重点发展高档涂层铝箔、汽车用空调铝箔、印刷及医用铝基感光材料、超薄型铝箔和铝箔复合材料、高效换热翅片管、高档电缆专用铜带、镁铝合金材料等深加工产品。在延伸千斤顶铸造、压缩机铸造、驱动设备铸造等基础上,发展核电、水电和大型铸锻件、特种原材料等,推动冶金铸锻业精细化发展。提升热镀锌钢板、彩涂钢板等金属压延产品的附加值,扩大产品在高档家电、IT、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加快产业链延伸。

  3.轻工产业。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轻工行业总量规模,坚持传统轻工行业与新兴产业相融合,抢占轻工产业发展热点,加速产业向服务领域延伸。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迎合绿色发展、“互联网+”等发展趋势,加快绿色、智能化等产品开发。加快行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水平提升,重点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统筹落后产能淘汰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形成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品牌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包括:加快纸制品制造产业产品更新换代,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和集聚行业资源;加快橡胶和塑料制品产业环保装备配套及更新升级,优先使用节能技术,加快落后清洁生产技术升级改造,推进行业节能减排攻坚克难;加快提升皮革制品和制鞋、木材加工业特别是红木家具等行业产品附加值,加快新品种、新款式的开发,加快产品结构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力争在行业细分领域做优做精,保持产品领先优势;依托专业市场的优势,积极推进工贸一体,推动食品行业规模化和产业链延伸,同时积极开发粮、油、肉、菜系列农产品和深度加工食品,以及具有浓厚地方文化底蕴的特色传统食品。同时要调整优化家电、五金、日化、玻璃等行业产品结构,以“专精特新”为途径,培育特色优势集群,传承常熟文化特色。

  (四)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工业主导,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完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为常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针对目前我市服务业结构低端化现状,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商贸服务、云计算平台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互动性较好、具有较大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汽车服务、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等产业,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合理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布局,针对服务业园区建设落后、入驻率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定位服务业园区功能,集中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园区引导集聚作用。

  1.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纺织服装等工业行业优势基础,充分整合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资源,鼓励优势企业加快相关领域电子商务规模扩张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加速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支持有潜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常熟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分支机构。鼓励发展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支持建立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发展在线支付、移动终端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

  2.现代物流。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扩大经营、延伸服务领域等方式加快向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制造企业逐步剥离物流业务,加快二三产分离,加快专业化物流公司发展。积极引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重点发展汽车物流、化工产品物流、纺织服装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冷链物流等领域,加快现代物流与工业经济融合发展,加快物流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北斗导航、地理信息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合理利用常熟公路、铁路、水路等优势资源,加快融入江苏沿江、沿海开发战略,依托常熟港发展,大力开展公铁水联运、江海直达等运输方式,强化对上海等地的物流配套服务。加快常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际物流园物流信息和检验检测等物流产业载体平台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服装、汽车等专业性及综合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园区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具备一定区域影响力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

  3.汽车服务。鼓励整车企业建设设计、研发、测试中心,加快汽车动力系统、汽车新材料、车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研发。对常熟现有物流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业务延伸,鼓励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大力发展针对整车和汽车零部件运输、仓储和配送的专业汽车物流服务。以常熟国际汽配城为基础,加快综合性专业整车与零配件交易市场建设。推进汽车文化休闲城规划建设,形成以汽车文化休闲体验为核心,汽车改装、汽车会展服务为辅助的汽车休闲文化服务区和旅游休闲区。加快汽车金融机构建设引进,加速汽车金融产品创新。依托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发展汽车教育培训服务业,为汽车产业提供实用性工程技术人才。

  4.科技服务。依托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常熟科创园,加大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建设集研究开发、技术支持、技术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等科技服务机构,引进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知名品牌来常熟设立分院、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中心等。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孵化、知识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载体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孵化器提升工程”,积极打造国内一流创业社区。为创新创业提供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等专项科技服务,加快“省级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构建多样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5.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与技术研发并行发展,加快提高企业工业设计水平,加大各类工业设计资源整合力度,引导第三方工业设计企业和机构进驻,提高常熟工业设计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加快工业设计企业集聚化发展。结合常熟工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时尚设计、汽车设计、装备设计、关键零部件设计、展览展示设计等。在产品外观等领域基础上,积极向产品材料、结构、功能等设计领域延伸,结合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工业设计相关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顺应市场需求,融入智能化、绿色节能环保、中国传统文化等设计理念,强化工业设计对产品的重塑和提升作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十三五”工业经济重点任务和措施

  进一步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推进工业企业入园进区,加快特色镇配套发展,形成集聚优化的工业经济空间格局。巩固发展优势产业,整合提升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品牌战略,强化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加速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及竞争力培育。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着力打造主导产业有竞争力、新兴产业有动力、传统产业有活力的现代工业经济升级版,形成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优化空间布局

  “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将打造以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意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以“两区两园特色镇”为载体,加速产业和项目集聚,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入园入区,加快产城融合,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

  “两区两园”:“两区”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园”为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为常熟工业“十三五”期间发展核心载体。

  “特色镇”:以常熟特色镇为基础,包括虞山镇、海虞镇、梅李镇、辛庄镇、古里镇、支塘镇、沙家浜镇、董浜镇、尚湖镇和碧溪新区,依托各镇自身产业特色,大力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为“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

  1.“两区”

  (1)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园区内已经形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钢铁、造纸、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构成的工业体系,其中精细化工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增势迅猛,成为园区整体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十三五”期间,在符合国家长江流域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园区要充分利用临江优势,全面融入黄金水道建设。全力推进“一城两化三新”,瞄准华东地区最优汽车产业基地,打响中国最年轻汽车城品牌。围绕“新三板”、新能源和新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云谷科技产业园,加快铁黄沙规划和招商,打造成新兴产业基地。制造业领域的重点是:

  ①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围绕观致、奇瑞捷豹路虎两大整车企业,观致汽车加强市场拓展和品牌打造,向国际化汽车公司迈进,推进奇瑞捷豹路虎项目建设,加快车型升级和上市。充分发挥整车企业的生产集聚和提升作用,积极引进整车配套核心零部件和具有关键技术的零部件龙头企业、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加快推进项目报批建设。支持区内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加强合作,鼓励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层次,加快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完善提升。

  ② 大数据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国内一流的云谷科技产业园。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切实利用电力能源优势和研究院人才优势,以现有项目审批建设为先导,引进和新建云服务数据中心及通讯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加强大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研发,发展并申报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试点。

  ③ 智能制造示范集群。实施智能制造示范推进工程,支持区内企业智能化改造,以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为目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生产系统,大力推广机器人生产和应用。实施“机器换人”行动,在装备制造、电子电气、轮胎橡胶、造纸建材、化工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引导企业开展现有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到2020年,力争建成10个以上智能化示范工厂(车间),机器人保有量达3000台,每万名产业工人机器人保有量400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期间,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和高端项目转移,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为特色的产业结构。“十三五”阶段,园区要打响国家级高新区品牌,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科技金融产业园、知识产权服务广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加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围绕产业抓招商,围绕招商抓配套,稳步推动开发建设,产业链式效应逐步显现。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智能车综合研发及测试中心、浙大常熟光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上海交大常熟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等载体,重点加快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密机械、高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纺织科技等产业集聚和升级壮大。发挥汽车零部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作用,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延长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加快与上海浦东人才城及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协会合作,依托全市千亿级汽车产业的发展定位和“两整车一中心”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配套汽车生产性服务产业。以日资、德资为重点,完善产业园区的载体功能,打造装备制造业高地。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以现有产业链为基础进行垂直整合,加快高端项目引进,完善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着力形成一座功能配套、产业关联、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区,加快打造现代高效的产业体系,努力建设科技创新核心区。

  2.“两园”

  (1)高新技术产业园。“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园坚持产城融合,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电气机械、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借助水陆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 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园区坚持经济转型提升,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向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型。在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园区定位,重点推进智能电器产业、电梯制造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特色产业集聚,强化园区定位,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持续壮大电气机械产业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推动高端装备、智能电气、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加速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包括穿戴式信息产品、数字媒体、显示面板等产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加大具有核心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引进力度。重点推进电梯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加速完善电梯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园区电梯产业集聚度,重点做好电梯产业园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力争打造超百亿电梯产业集群。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步伐,鼓励医疗器械领域企业进驻,重点关注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联盟内企业转移。

  (2)新材料产业园。“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园强化产业定位,狠抓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及其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在新常态背景下,“十三五”期间园区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已形成的有机氟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特种纤维、电子化学材料等六大新材料产业基础上,提升拓展氟化工特色产业链,重点加快新材料、氟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狠抓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及其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跟进优质项目,积极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少、环境友好型的下游聚合、改性、应用等领域的优势产业,不断打造和完善新的产业链,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力争成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化“制高点”。坚持精细化工产业特色化发展,巩固拓展化工园区优势,进一步延伸氟化工产业链,打造国际高端氟化工产业基地。同时,高度关注能源综合利用和排放总量的严格控制,对于除主产品链以外的能源利用链、废弃物综合利用链、温室气体削减链等进行深化和优化,积极推进园区的节能、降耗和减排,促进产业链之间功能互补,实现产业链内小循环、产业之间中循环和区域之间大循环的良好格局。

  3.特色镇

  根据“一镇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原则,依托各镇传统工业,提升专业化水平。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使工业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一条内涵型发展之路。加快各镇村级工业用地优化,提高地区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加速形成以镇为基本单位,以产业特色发展为导向的特色镇级工业集中区,与“两区两园”形成产业协同合作关系,成为常熟市“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

  (1)虞山镇。配套高新园区发展,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机械、金属制品及制造等行业优化提升,重点加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行业自主创新及优质项目引进。

  (2)海虞镇。依托新材料产业园和绿色制造产业园,加快工业转型提升,推动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再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及北部工业园建设步伐。

  (3)梅李镇。重点推进以龙腾特钢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化纤、经编织造、印染后整理、经编面料、经编家纺产业链的特色产业集群。

  (4)辛庄镇。加快发展高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和生物科技产业,重点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加快苏州北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发展,逐步完善配套服务。

  (5)古里镇。继续做大做强以波司登为龙头的针织服装产业,加大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引进力度,加快医疗器械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6)支塘镇。加快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做大做强无纺产业,加快无纺设备升级发展,鼓励企业产品向汽车用、医用等无纺材料领域延伸,加快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建设。

  (7)沙家浜镇。做强玻璃模具等传统特色产业,重点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大规模企业和重点项目引进力度,全力扶持企业上市。

  (8)董浜镇。加快金属成型、机械加工、化纤纺织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汽车配套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

  (9)尚湖镇。加快货架特色基地建设,做大电力装备产业,打造仓储物流、电子商务载体平台,完善工业载体设施配套。

  (10)碧溪新区。配合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推动纺织服装、红木家具等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调整产业结构

  1.壮大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规模优势,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链升级完善,重视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主导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形成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推进观致、奇瑞捷豹路虎两大整车企业新扩建工程,实现乘用车产能规模持续扩大。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兼并等方式合理利用国外研发条件和人力资本,加大研发投入,对行业技术瓶颈进行持续性研发,鼓励外资企业在常熟投资建厂。依托常熟服装城、莫城纺织服装创意设计产业园、纺织服装特色镇等载体,重点发展防寒服、男装等优势产品,加快纺织、服装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加速纺织服装产业链升级,将创意服装设计业做大做强。把握“互联网+”发展契机,加快商业货架、无纺机械等特色产品提档升级,进一步增强产品竞争力,保障汽车及零部件领域重点工程“十三五”期间顺利推进。鼓励一批有专利技术、有行业地位的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帮助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稳定海外市场的企业到国外注册商标专利。鼓励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在自身业务的基础上提高企业业务集成能力,积极向市场调研、产品设计、技术开发、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扩展。

  2.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基础,加快新兴产业规模扩张,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新能源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电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打造产业核心优势,加强产业集聚效益,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动力。对新材料等产业基础好的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拥有行业关键技术、处于产业链重要环节的相关企业,加速产业链构建和完善,加快“团队冠军”产业构建。推进重点项目审批建设,鼓励骨干企业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自主创新,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生产一批带动性强的战略性产品,加速产业集聚壮大。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等,集成使用各类产业技术发展资金和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灵活运用各类创新政策,强化政策引导,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聚发展。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要求,积极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提前做好新兴产业布局谋划。依托大型企业和产业园区,秉持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先行的原则,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以行业龙头企业所在地、产业现有企业集聚区为中心设定新兴产业集聚区,努力培植一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聚区,形成有特色、有重点的新兴产业布局。

  3.改造传统产业。善用传统产业特色优势,重点转型提升化工产业、冶金产业和轻工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绿色发展,推进节能降耗,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次焕发活力。淘汰落后产能,对我市初步划定的面积为17.58平方公里的一级红线管控区域内现有的工业企业,一律实施关停、淘汰或搬迁;对不符合保留条件的区外化工企业全部列入淘汰计划,并明确淘汰时间表。强化传统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加快行业技术革新与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走质量效益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严格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推动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整个产业链,全面夯实名牌创建基础。

  4.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工业主导,充分依托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物流、汽车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培育与汽车产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引进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汽车现代物流专业企业及汽车金融、租赁、股权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配套完善汽车服务业体系。以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为基础,构建线上线下渠道互通、有形无形有机融合的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积极拓展跨境贸易渠道,建设全国最大的服装网批中心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区。依托常熟国际物流园,建设覆盖全市、辐射全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加快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优势,大力引进外资企业总部、培育本土总部企业,积极构建总部经济生态系统,加快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以互相关联、互补竞争、产业集聚为导向,调整优化服务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结合地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做好专业协作配套,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产业集群。以服务业载体建设为基础,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引进。坚持特色服务功能差异化与产业集聚化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企业与服务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的特定功能板块集聚,避免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减少资源浪费。加强公共技术平台、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服务平台等载体平台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增强行业集聚能力。“十三五”期间,全市逐步建成结构完整,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服务业平台。

  (三)聚焦智能制造

  把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作为“十三五”的重要任务。一是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省和苏州市实施纲要。加快发展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和信息控制等装备和技术,对接苏州市实施“万台机器人上岗”行动,全面推进“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确保每年实施100项“机器换人”项目。二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应用。从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装备智能化、管理网格化、商务电子化等方面着手,对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进行自动化改造。对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等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竞争力;对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进行两化深度融合改造,进一步提升我市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对化工、电镀、印染等有安全、环境隐患的行业进行自动化改造,减少潜在的安全、环境隐患。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三是注重示范培育。组织创建示范智能工厂(车间),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示范方阵、省级智能工厂(车间)为引领,带动常熟智能制造快步发展。同时,构建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中介服务机构,努力打造链接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开放式标准化服务平台体系。

  (四)着力自主创新

  全面实施和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配合苏州苏南自主创新区核心区建设步伐。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打造“知识产权零侵权”城市为契机,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探索以保障知识产权收益、激发创新活力为目标的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加快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建设进程,提升全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二是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加强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高水平管理人才、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加大双创、双高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集聚程度,结合常熟工业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招才引智工作。加快科技小贷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科技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科技金融机构发展,探索设立涵盖“投、贷、补”等多种功能的创新引导基金。三是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以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器等创新资源集聚区为载体,积极探索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发展新型“创客根据地”,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谋划新型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四是建立产业联盟。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等领域,尝试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制定实施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对行业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五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机制,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置企业工作站等新型研发模式,探索产学研对接合作的新形式、新途径,利用企业外部创新条件和智力资源,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果熟化和工程化等的中试孵化基地。

  (五)提升开放水平

  围绕“十三五”全市产业发展思路,有序推进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的产业进行地区内外部、国内外同步梯度转移,鼓励企业借转移机遇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对“十三五”重点发展产业进行配套的部分限制性产业进行集聚升级,实现产业对内转移。在沿江地区谋划特色产业园区,将关系主导或重点产业发展的配套铸锻造等领域企业向产业园集聚,鼓励相关企业升级装备、提高信息化水平,探索通过污染物统一处理利用、循环经济构建等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加快常泗工业园、苏盐沿海合作开发园、常安工业园等南北合作载体平台建设推进,通过“引凤入巢”、“借笼养鸟”等方式加速产业对外转移。积极构建常熟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常熟产业发展优势及中西部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优势及政策优势,尊重双方合作意愿,强化与新疆、河南等省的地区合作,共谋发展。突破传统扶贫观念,鼓励企业通过产业转移更新生产设备,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形成常熟转型发展与苏北及中西部地区产业提档升级的双赢局面。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大力引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环境资源消耗少的优质项目,以项目引资带动先进技术和管理、高级人才以及研发机构、功能性总部等先进生产要素向我市集聚,推动我市工业转型发展步伐;鼓励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支持拥有自主品牌、营销网络、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本土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本土龙头企业开展全球布局,构建国际化生产、研发、营销网络,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集团。

  (六)加快绿色发展

  一是强化源头管理。持续推进关停落后企业、改善生态环境专项行动,制定节能降耗时序方案,推行节能减排责任制,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板块和具体企业,对化工集中区和工业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实施关停搬迁。深入推进“百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继续做好能效之星创建、节能宣传动员、节能政策宣传等工作,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提升工程,推进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培育一批“能效之星”示范企业。加快执法、监督机制健全完善,推进能源智慧化管理,建设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二是推进节能改造。继续做好节能改造项目挖潜工作。淘汰全市10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加快热电企业整合,推进大型电力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实施以淘汰落后产能、中水回用、低排水低能耗工艺改造等重点的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坚持用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工业加快向节约、清洁、低碳、高效生产方式转变,推广应用工业节能产品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每年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加大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的产业投资。三是加强绿色化改造。提高水、电等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加快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应用、资源再利用、再制造等领域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水、电等资源费用差别化征收体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上级要求,及时调整排污收费政策,实行差别化征收机制,逐步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收费政策。落实省再制造产业发展意见,重点关注汽车“五大总成”——内燃机、变速箱、发电机、起动机和转向器,催生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再制造企业。

  (七)培育行业龙头

  一是支持做优做强。通过完善财政激励机制,整合各种金融资源,采取银行信贷扶持、融资担保支持、推动企业上市、引入创投孵化、发挥保险保障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二是推进兼并重组。引导和激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和股权受让等形式,进行优势扩张,开展战略重组,为拟上市科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快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十三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挂牌企业合计75-80家。加快建立工业企业兼并重组重点项目库,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塑造特色优势。鼓励民营企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支持企业实施技改扩能,引导骨干企业优化投资结构,通过科技政策引导、科技服务和科技人才培养等,在符合常熟产业发展导向的领域内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本土地标型企业和行业“领跑者”,引领行业整体发展。以产品为重点,在品牌化、时尚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增加产品附加值,成为拥有优势竞争力的专业企业。四是加快集群发展。以“两区两园”为主阵地,以镇级工业集中区为支撑,以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器、各特色产业园为依托,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全民创业,策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八)强化品牌塑造

  扎实推进品牌塑造战略,加大对名牌名品的扶持奖励力度,激发企业增创名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区域特色品牌、产业核心品牌和现代服务品牌建设,为本地品牌塑造创造良好条件,探索一条具有常熟特色的品牌兴市之路。“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和行业“单打冠军”企业(产品)培育工程,将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基地、载体平台等列入品牌战略发展计划,将品牌塑造与企业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常熟服装城等地区品牌的塑造和影响力提升。开展“一企一品”培育活动,积极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新兴产业品牌塑造,靠品牌谋发展,用品牌增效益。实施自主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以原创技术、原创产品、原创文化为基础构建自主品牌培育体系,到“十三五”末形成年销售超亿的自主品牌100件左右。有计划的对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引导优势企业将品牌成长与企业成长相结合,争创工业名牌。鼓励企业通过创建自主品牌、收购国内外企业和品牌等方式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兼并重组,提高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支持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在境外建立地区性营销中心、并购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突出自主创新,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精品项目和服务名牌,推动企业从成本竞争优势向品牌竞争优势转变。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加快服务业重点主体培育,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促进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和先进服务业体系的建立,加快常熟服务业企业规范化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竞争力。

  (九)加速两化融合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把握“互联网+”发展契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效安全的工业互联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与内容服务、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为主体,加快“互联网+”与常熟各工业行业的结合,引导企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转轨,打造智慧发展新业态。新增一批以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多网融合、智能终端等智慧产业为核心的新型企业,争创苏州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和星级数字企业100家。鼓励将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于产业生产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加快自动识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物流管理等先进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加大工业智能终端在工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力度。结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组织实施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经营业态和市场营销模式,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开发应用水平。探索发展定制化生产,将产业链向上游产品设计、智能生产加工等领域和环节延伸,丰富产品特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鼓励纺织服装、汽车及相关服务行业、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企业结合行业发展特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企业个性化定制、生产服务。发展服务于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数据托管、技术推广、管理咨询等服务平台,促进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相融合、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相结合,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十)构建诚信体系

  以征信体系建设为基础和重点,争创信用建设示范城市,重点建设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公共信用信息体系二大部分。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倡导企业自身建立诚信规范体系,首先进行自我约束。实施企业信用管理“万企贯标、百企示范”工程,确定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理念,推动企业增强质量诚信意识,引导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强化社会责任。加快打造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信用考核标准,设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依托城市信用建设,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在工商管理、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逐步实行信用联动监管和联动奖惩。强化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信用公布渠道,建立和完善失信记录和披露制度,建立“红黑榜”进行集中发布,引导社会舆论监督,对恪守诚信的企业给予宣传和优先政策扶持,探索建立企业失信联动处置机制,对失信企业进行曝光和行为限制,努力形成守信者得到保护、失信者受到惩戒的社会环境。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信用信息数据库,积极开发建设征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征信内网门户和“诚信常熟”网。强化与地区其他征信系统数据库和平台等的对接,提高企业信用记录覆盖面和信息化程度,共同搭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加快市级信息平台与省级、国家级平台和外省市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处理制度,实行失信行为等级划分和分类监管制度,逐步实现由失信处罚手段向守信信用激励的方式转变,对优秀企业实行产品免检、优先享受优惠政策、优先办理“绿色通道”等激励措施,促进诚实守信体系在全社会范围的推广。

  六、组织与实施保障

  (一)加强规划引领

  紧紧围绕《美丽常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统领,促进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多规合一”,建立健全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的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和规划编制推进工作机制。充分研究新常态下常熟工业经济发展,开展常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3+5”产业集群建设、“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专项研究。加强对工业经济各领域各行业发展规划起草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保持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及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划与本规划的配套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二)完善市场机制

  在“十三五”时期,有效化解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危机及矛盾,消除主要症结,不能再过多依靠政府力量推动,而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重新调整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结构。依托市场机制为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市场、改革、结构、民生四个主题,结合自身基础和特色打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三张牌,以完善市场、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增长为目标,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完善配套服务,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三)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基金)渠道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发展符合国家、省产业方向的项目,积极对上争取各级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各类企业扶持发展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我市的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资本的“催化剂”作用。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深入推进“营改增”改革,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加快研究完善和落实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继续推进首台(套)重大装备和重大自主创新产品研制认定,促进专利技术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健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运行维护和技术产品标准等体系,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实施科技创新券等科技经费后补助方式。加大服务业财政支持力度,对物流基地和提供货物仓储、包装、运输业务的物流企业建设用地出让金和各项配套费给予优惠支持,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可申请财政贷款贴息。

  (四)强化金融支持

  根据“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需求,针对不同产业采取各有侧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对传统产业积极呼应改造提升计划,加大对技术改造、品牌创建、产业整合等领域的信贷投入。对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重点项目配套信贷资金及时到位。全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先安排贷款资金,享受贷款利率下限和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积极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减少逐级审批环节,切实提高决策服务效率。要从扩大综合授信、拓宽信贷担保渠道、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量身定做融资方案入手,支持重点优质规模企业发展。结合优质规模企业融资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发挥综合金融优势,研究企业融资需求,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中的配套企业作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探索定制特色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灵活运用合同融资、商票贴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综合保理、国内信用证等金融产品和工具,加强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的有机整合,运用信贷杠杆促进产业配套协作和产业集聚。

  (五)政策先试先行

  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各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政策突破和先试先行。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事项、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推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的管理新模式。加快落实先照后证、认缴登记制和年度报告公示等制度,大力推进“三证合一”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和布局,探索推进内外贸结合市场改革试点,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与服装城的融合发展,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争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深入推进常熟高新区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培育工业经济新优势,激发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活力。加快对接上海自贸区,开展学习对接政策梳理,做好外商投资项目快速审批试点,加快推进贸易监管改革,加快推进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通关便利化改革,争取纺织服装行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进一步积极探索外汇资金便利化改革,积极争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等方面改革和试点,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等金融改革,助力工业经济发展。

  (六)打造人才高地

  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坚持引育并重,促进人才数量与工业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人才企业的产品(服务)定位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借力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合作,实施产业人才培育工程。随着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加快集聚一批与产业相关联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引进一个人才,发展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要以“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标准着力培养一批企业,加快构建特色产业链,从而以较强的群体竞争优势构建地方粘性产业空间。加强产业招才引智平台建设,发挥好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的承接辐射功能,高质量打造示范性产业招才引智平台,提高产业和人才的对接效率。以效益为焦点,充分发挥企业引智主体作用。要引导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牢固树立“人才强企”理念,围绕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加强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立足企业现实需要积极引才用才。要深度挖掘现有民营企业资源,积极鼓励重点企业不断优化人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通过造舆论、扩渠道、出政策,激发企业用人热情,满足人才创新需求。

  (七)转变政府职能

  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缩减工业经济领域投资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按照“程序最简、环节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的目标,设计“一次性告知”等审批流程,提高“打包审批”等审批效率,大幅简化审批环节,全面缩短事项办理时限,改进和规范核准行为,落实行动措施,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开展产业行业调研,强化政策储备、应急协调。对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初期尝试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扩大产品需求,刺激产业发展。

  (八)优化保障环境

  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强化风险防控,建立运行分析数据库,充分发挥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企业健康体检、重点项目督查、节能目标三级预警等监控机制的功效,预警防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健全预警应急处置机制。二是助推创新创业。积极开展银企对接等融资洽谈活动,加强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训,全力推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以重点内资项目为牵引和支撑,培植增长后劲;推动民营企业不断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提升民企经营管理者素质;鼓励民营企业主动导入管理咨询,重视管理创新,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三是推进服务行动。每年组织开展好“政策进企业”系列宣传活动,推动各类扶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扶持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和优惠政策;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影响力大的展销会,组织各类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拓市场;深入推进银企合作,及时向银行推介优质项目,努力打造银企合作的个性化服务平台;精心部署和组织“智能制造主题推介”、“中小企业服务月”、“节能宣传周”、“诚信宣传周”和“法律服务进园区”等活动。四是构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智慧城市发展中心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市公共信息和信用征信两大平台的功能,打造全市企业公共服务的主阵地;加快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示范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做好行业政策汇总、行业形势分析等各项服务工作,全力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发展。

上一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熟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差别化价格政策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下一条:市政府关于印发《常熟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