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竞争和国内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新形势,常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定做区域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努力在依法履职、服务大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持续助力常熟经济稳中向好。
“全方位”监督地方经济运行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经济走向,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调研、召开分析会等形式,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把脉问诊。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听取审议了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汇报,认真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强调要增强目标任务意识,强化规划科学指导和综合调控,科学合理安排年度工作计划,推动计划实施、规划落地。
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的规定》,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监督力度。今年以来,听取审议了本年度市级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四大招商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审查2019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计划,督促政府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项目招商和储备,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围绕全市各板块、工业园区、原市属改制企业提升发展等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集体调研,专题听取半年度经济情况分析、开放性经济发展、存量企业提升、推进“八个一批”等工作汇报,把监督的重点和支持促进政府部门工作结合起来,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着力推动全市加强要素统筹和服务保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过程”跟踪财政收入进度
按照监督法和预算法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把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引向深入,努力提升预决算审查监督水平,推动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相关工作经验在江苏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作了专题交流发言。
2018年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年度财政决算及审计、财政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以及“同级审”整改工作报告等法定议题的审议工作,听取城区四个街道2018年预算草案及预算调整情况的报告,对提交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预算草案进行初审。市人大常委会还加强和财税部门的联系沟通,多次开展税收情况调研,定期听取市财政局工作进展报告,及时掌握情况;每季度对全市和各板块财政收入情况开展调研督查,对收入脱幅明显的板块进行重点跟踪,加强分析会审,及时推动面上问题解决、难点问题得到重视和突破。市人大常委会还认真调研预算联网审查,创新预算审查监督手段,持续关注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探索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推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链条”助力发展质效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着力于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及时跟进并督促政府贯彻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紧扣“创新四问”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改革听取审议了关于全市产学研实施情况的汇报,着力推动本市发展动力转换和发展活力迸发;审议“零地增长”工作办法,在履行好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的同时,推动政府贯彻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理念;听取关于本市国资改革情况的汇报,深入开展“深化国资改革进程、提升国企发展水平”专题调研,助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推进国企提质增效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听取关于“放管服”改革情况的汇报,加强督查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推动政府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市人大常委会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不断拓展作为空间,运用多种形式“刚柔并济”督促政府不断改进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开展全市安全生产情况视察,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细抓实,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听取市科技局、虞山高新区等多个部门、板块改革后运行情况的汇报,推动依法行政,形成发展合力;强化常态化走访调研联系企业,关注重点税源户经营运行状况,并对第一手资料梳理分析,在站位全局的基础上对部门提出发展意见,助力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