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午11时许,碧溪新区横塘蔬菜生产基地的农田里,农机手发动有机肥撒施机开始作业。随着撒施机开过,有机肥被精确均匀地撒施到田里。几分钟后,一整片田的施肥作业就完成了。
正在田边观摩的蔬菜种植户和基层农技人员认真地观看着这场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结合机械化施肥生产现场示范作业,边看边向一旁南农大、南京土壤所和市农业农村局耕地保护站的专家请教。种植户李中奇问得特别仔细,他在董浜镇里睦村种了50多亩蔬菜。这些年在耕保站的指导下,他的蔬菜基地不断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采用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肥技术,逐步减少了化肥施用量,有些地块化肥减量达40%。虽然施用有机肥后成本有所增加,但几年下来,他充分感受到了施用有机肥的好处——产品质量提高了,土壤质量也不断提升,为今后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这让他对提升耕地质量和化肥减量技术特别感兴趣,特地前来了解新型有机肥的应用情况,同时了解一些有机肥结合农机作业的优势,“现在大家都关注绿色健康,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蔬菜生产上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是必需的。此外,我们的生产还面临人工费用增加、用工难等问题,今后肯定要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李中奇说,新型有机肥结合新农机的应用,为他们以后采用新肥料、新农机做好了准备。
此次示范作业是常熟市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项目启动仪式的一个内容。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耕地保护站还邀请南农大和南京土壤所的专家为参加活动的70多位农户、农技人员进行了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及生物有机肥应用技术培训,详细解答农户们提出的技术难题。
据耕保站副站长石月红介绍,此次启动的常熟市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项目是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实施期间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建立核心示范区,集中示范一批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通过示范宣传培训引导种植户有意识地施用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以及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肥技术。“我们还计划以项目为抓手,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为今后农业绿色发展寻问题、讲对策、谋发展、促项目、抓落实,搭建产学研合作互利平台,为更多农户提供最专业的技术指导。”石月红说。
为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有机肥用量,本市近年来加大了技术指导力度,全面推广专用配方肥料,并对全市区域内购买水稻专用配方肥料的种植户实行财政补贴,2016年到2018年累计使用水稻配方肥料15890吨,财政补贴476.7万元。同时,耕保站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以及常熟市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为各地开展稻麦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服务;开展区域性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沿江蔬果区推广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水肥一体化三项技术,西部粮食主产区主推配方肥、深耕深松、休耕轮作技术。2018年,全市休耕轮作面积在5万亩左右,同时试验示范了水稻缓控释肥侧深施肥技术。目前,覆盖全市的土壤肥力监测体系已建成。这个监测体系可以科学全面地掌握全市耕地土壤肥力水平的基本情况、分析肥力水平提高或降低的规律及成因,为全市耕地质量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