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亮整洁、井然有序,这是给采访组的第一印象,倘若不是身临其境,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一家处在大山深处的镇卫生院。
而在3个月前,病区标识混乱甚至无标识,治疗室、病房、走廊被杂物占据,乱哄哄的场面目不忍睹。“自从来了常熟专家,病区面貌彻底改变,流程再造提升了医护人员的理念,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塘头镇卫生院副院长田霞儒由衷赞叹。
距思南县城31公里的塘头镇卫生院,为方圆20公里的20多万村民提供医疗服务,目前正在争创等级卫生院。
今年4月,常熟市五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吴美亚作为第六批援思医疗队员派驻到此。由于塘头镇卫生院没有信息中心,吴美亚到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闲置”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添加检验项目、检验医嘱、检验仪器设置、检验模版维护等内容,保证系统正常运转。10多天后,系统成功生成了第一张电子报告单,塘头镇卫生院从此告别手写报告单的历史。
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吴美亚还帮助卫生院检验科修订完善了80多个工作制度规范、仪器项目操作规程,参与仪器设备安装调试,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尘封已久”的仪器投入使用,从而开展了血清脂肪酶、腺苷脱氨酶等17项生化检验项目,填补了卫生院临床检验空白。
2016年以来,常熟和思南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深化结对帮扶,不断开拓领域“填补空白”,从城区医院帮扶到基层卫生院帮扶、从现场指导到远程会诊,全方位调动常熟卫生资源,连续选派高层次医技专家到思南,有效推动了思南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常熟市一院、二院、三院每年都会选派专家到思南县人民医院、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思南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为期3至12个月的帮扶,受援医院的重点科室建设和学科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帮扶科室的技术能力也有了稳步提高,业务量逐年上升明显。如今,思南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已从刚开始的附属小组逐步发展成为现常住50多床位的独立科室,把10余项新技术、新手术成功转化为常规手术,去年被评为铜仁市级重点专科。在常熟市二院陶建军、黄正如、邢茜、李健等医师的接力帮扶下,该院眼科首次开展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晶状体半脱位性白内障、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复杂性白内障手术,填补了思南县相关病例治疗的技术空白。
思南县民族中医院三年间新成立了透析室、新生儿科等8个新科室,出台了重症医学科、针灸科、儿科五年科室整体规划,三个重点专科共医治出院4774人次,门诊15010人次,产生业务收入1764.82万元。
在医疗对口帮扶中,今年又增加了一个特殊的“填补空白”。那就是,首次将护士派驻到山里的乡镇卫生院。这也是常熟援思医疗队将帮扶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实现医疗帮扶“全覆盖”的再一次有效实践。
与吴美亚一起赴思南塘头镇卫生院的钱宇英,是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护士长。在塘头镇卫生院,她发现这里护理观念、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经过现场调研,钱宇英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选患者最多、工作量最大的内科病区进行护理整改,成熟后再推广。她从改变病区环境入手,在治疗室、抢救室、病房、走廊等场所,去除多余物件,规范无菌物品放置、正床标识、规范医疗废弃物存放等,还倡导改进护士仪表仪态,提升服务水平。半个月后,病区面貌和护士仪表仪态都有了很大改善。
2018年9月,思南县许家坝镇卫生院与梅李镇、支塘镇人民医院结成帮扶医院,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结对帮扶塘头镇卫生院,两地逐步实现了医疗帮扶“全覆盖”。如今,思南县许家坝镇卫生院开展了新技术输液泵的使用和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规范化注射,填补了卫生院此项医疗技术的空白,同时卫生院增设了急诊科、儿科,使卫生院具备了创建二级综合医院的条件。塘头镇卫生院也成为了全县首个启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卫生院,思南乡镇卫生院长期缺乏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尴尬局面正在逐步扭转。
今年,常熟卫健委在前期选派高层次医技专家的基础上,又选派了常熟三院副院长尤晨挂职思南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作为第五、第六批援思医疗队队长,结合思南山多路险,医疗队力量分散、集中困难等特点,尤晨综合各家医院的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对思南县人民医院,援思医疗队确定组团式帮扶方案,尤晨任该院副院长,常熟市一院、二院、三院的7名医疗专家分别从行政管理、医技护理等多角度开展工作。对塘头和许家坝两家乡镇中心卫生院,援思医疗队下沉资源,创新工作,为争创等级医院组团驻点帮扶。组团式帮扶形成了前后方的良性互动,后方多次派专家为两家卫生院争创等级医院把脉问诊,制定方案,一线援思医疗队专家全方位、多学科参与到医院的日常管理和运行之中。
数据统计,常熟市第五医疗队在半年帮扶期间,共接诊门急诊1500余人次,住院病人查房2000余人次,开展科内疑难病例讨论15次,带教30余人次,教学查房20次,开展业务讲座和技能培训27次,新技术引进和开展项目11个,规范工作流程13个;第六医疗队在三个月的帮扶期间,进行健康扶贫和各类义诊20余次,累计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