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常熟聚焦“三增三进”目标的奋进年,也是开发区推动“六个高质量”发展、奋战一千天的首战年,开发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综合考核工作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紧扣“三个一”工作要求,驰而不息转作风,锲而不舍抓落实,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目标任务
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到 2022年达到5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65亿元,争取90亿元;3年新增、巩固、提升20个左右工业、服务业载体;到2022年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进入前三十。
工作进展
开发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不见面”方式加速推进重大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立讯项目完成3.05亿元增资,拿下节后全市首张营业执照;华傲数据华东总部、康龙电声产品等项目完成“不见面”签约。截至目前,已完成注册内资13.35亿元、注册外资4.47亿美元,确保一季度完成注册外资年度目标任务。
开发区通过紧盯国企央企、上市公司、跨国集团,拼抢百亿大项目,推进产业优化。大力发展汽车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立讯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以亨通海洋系为代表的海工装备产业,大力发展以每日优鲜等平台经济、住友等总部经济、万国数据等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
在载体建设方面,将加快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等载体投运;推进中德(常熟)智能制造产业园等载体建设;用足用好港区工业园等新建载体;盘活提升隆晟工业坊等低效载体。布局每日优鲜等消费品电商头部企业总部平台;做大长江联合供应链等大宗商品供应链平台;优化正大泰达汽车物流等港口物流载体;凭借现有油品、化工品仓储企业优势,引进高端交易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下一步工作
一是推动大开放。坚持全员、全领域、全天候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融入长三角,拥抱大湾区,高标准打造常熟立讯智能科技产业园、亨通常熟国际海洋产业园、常熟精英双创园、欧洲绿色产业示范园、中德(常熟)智能制造产业园、超高清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载体和开放平台。
二是勇招大项目。紧扣“总量大、税源型、少消耗、适当先进性”精准招商,积极布局智能科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高爆发、成长性的前沿产业,推动九联科技、拓斯达、艾博机器人等项目落户。做强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再引进1到2个独角兽电商平台。
三是狠抓大产出。提升汽车产业,推动路虎新能源项目建设、联动云“共享汽车”服务总部项目投运。立讯科技全年实现销售30亿元,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销售50亿元,投用新经济总部大厦,实现平台经济销售200亿元。落实18家骨干企业稳增长措施,实现开票增长5%以上。
四是培育新动能。深化科技创新,放大常熟精英联盟人才集聚效应,培育科创园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设立产业扶持基金、科创引导基金,深化“银团+基金”招商新模式。狠抓有效投入,推动总投资256亿元的27个重点项目建设。紧抓低效闲置,力争全年盘活土地1000亩。
新一年,开发区将锚定“六个高质量”发展蓝图,凝聚“奋战一千天”最强动力,砥砺“首战开门红”必胜信心,力争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开发区。